本文转自:咸宁日报线下配资
趣味课堂育桃李
——记通山县通羊镇湄港学校教师夏俭淼
在小学数学的天地里,通山县通羊镇湄港学校教师夏俭淼是位“破界者”。深耕教育园地12载,他将鸡兔同笼化作趣味剧场,用吸管搭建“抗震小屋”诠释几何原理,以“能量银行”点亮童心。从课堂创新到班级育人,再到跨界教研,他用热爱与智慧,让知识绽放温度,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成长的太阳。
课堂改革:当抽象公式遇见趣味剧场
“养殖场警报!鸡兔数量大混乱,急需管理员破解谜题!”8月13日清晨,五年级(3)班的教室化作充满童趣的卡通世界。夏俭淼头戴兔耳朵发箍,手持毛绒兔子玩偶,黑板上画着云朵状的养殖场门牌。当他模仿兔子蹦跳着提问“举起前爪后脚数如何变化”时,学生们齐刷刷举起手臂,有的踮脚模仿兔子,有的弯腰扮作小鸡,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,寓教于乐。
这样妙趣横生的课堂,早已成为夏俭淼的教学常态。讲解三角形稳定性时,他带着学生用吸管、绳子和胶带搭建“抗震小屋”。当孩子们亲手测试小屋在书本堆叠下的承重能力,看着四边形框架歪歪扭扭倒塌,而三角形结构依然稳固矗立,惊叹声与掌声瞬间响彻教室。
在夏俭淼的教具柜里,这样的“神奇发明”足足有上百件:用废旧光盘制作的分数转盘能快速演示通分过程,矿泉水瓶改造的浮力装置藏着阿基米德原理的奥秘,乐高积木搭建的立体几何模型让空间概念变得触手可及。他常对着《趣味数学教具制作指南》反复琢磨,书页间夹着的学生涂鸦,是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写下的“最想玩的数学游戏”。
班级管理: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小太阳
“夏老师!我的向日葵长到第15片叶子啦!”课间,学生萌萌抱着作文本冲进办公室,本子里夹着的照片上,金灿灿的向日葵在阳光下舒展花瓣。
这是夏俭淼设计的“学科融合作业”:学生们用数学表格记录植物生长数据,再用自己的话描写观察感悟。
数学作业本上,夏俭淼用双色批改笔留下的痕迹格外醒目:“解题步骤像侦探破案一样严谨!”“草稿纸比作业本还整齐,值得全班学习!”这些温暖的话语,让孩子们渐渐绽放笑容。
教室后墙的“能量树”上,彩纸折成的星星缀满枝头,每颗星星都写着孩子们的成长印记:“我教会同桌解应用题”“今天主动上台讲题了”……
作为班主任,夏俭淼独创的“班级能量银行”,让每个孩子都成为“发光体”。学生们通过回答问题、帮助同学积攒“能量币”,就能兑换“和老师一起做教具”“当一日数学课代表”等特别奖励。
“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一个小太阳,点燃他们的希望和勇敢。”夏俭淼轻轻抚摸着能量树上闪烁的星星,目光温柔而坚定。
教研长跑:在跨界中寻找教育新路途
每周三晚上七点,夏俭淼的电脑准时弹出腾讯会议邀请。屏幕那头,来自杭州的特级教师正在分享数学绘本教学经验,他迅速在笔记本上绘制思维导图,左侧标注着数学思维训练要点,右侧记录着语文绘本的叙事技巧。这样的线上研讨,他已坚持了五年,笔记本摞起来有半人高。
在夏俭淼主导的校级课题《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实践研究》档案盒里,整齐排列着厚厚的数据分析表。实施融合教学后,学生数学应用题理解正确率提升23%,语文说明文写作逻辑分提高18%,这些数据被转化为色彩鲜明的可视化图表,张贴在教研组的“成长墙”上。
为打磨《年月日》跨学科教案,夏俭淼带着年轻教师王琳查阅大量史料,从二十四节气的数学规律讲到古诗词里的时间意象,逐字逐句推敲教学设计。当这节课最终荣获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时,王琳在教案后记中写道:“跟着夏老师做教研,我学会了用跨界的眼光,看见教育更广阔的天地。”
从武汉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专业的毕业生,到横跨多学科教学的“全能教师”;从乡村教学点的青涩新人,到引领教研的骨干教师,12年时光,夏俭淼用智慧与热爱,在三尺讲台勾勒出教育的立体图景。
“教育是穿越边界的旅行线下配资,我甘愿做那个永远在路上的向导,带着孩子们跨越知识的藩篱,在探索与发现中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”夏俭淼说。
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