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00袋爱心大米炒股哪个平台好,30分钟完成跨河投送!”6月29日,在榕江县无人机救援团队的协助下,榕江县一位在外务工人员捐赠的100袋大米,通过无人机集群快速运抵因浮水桥已成“孤岛”的灾区杨家湾村。这场高科技救援行动,创造了黔东南州洪灾应急救援的新模式。
洪水切断生命线无人机紧急驰援
6月24日,洪灾导致榕江县杨家湾村唯一连接外界的浮水桥被淹,158户678名村民陷入困境。
6月30日,中国通号战略新兴产业事业部产业处处长王冠向记者介绍,发现险情后,救援团队立即在大河口码头建立物资集散中心,并调派专业无人机团队实施空中救援。
“传统冲锋舟运输需对抗湍急水流,而无人机半小时就能完成往常需要半天的工作量。”王冠说,这几天除了用无人机运送物资外,还要对杨家湾村开展消杀工作。
在外打工人的牵挂科技传递游子情
王冠说,此次运输的100袋大米,由杨家湾村在外务工的一位村民个人出资购买。这位被乡亲们称为“打工皇帝”的游子得知家乡受灾后,立即联系救援团队,在了解无人机能运送物资后,对方迅速购买了100袋大米给父老乡亲们渡过难关。
在运输物资工程中,无人机以每趟100公斤的运力,在两岸间架起800米长的“空中走廊”,将饱含乡情的物资精准投送到村内接收点。
据了解,无人机救援体系在此次行动中展现出三大优势:一是突破地形限制,实现全天候运输;二是运输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一半;三是减少救援人员涉险可能。
截至目前,该团队已为杨家湾村运送食品、药品等应急物资2.3吨。
王冠表示,作为中央帮扶小组的一员,他们正在以科技创新赋能本次抢险救援,未来将在应急通讯、清淤消杀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。这场融合了游子赤诚、央企担当、全社会爱心援助与科技力量的救援行动,为山区防灾减灾提供了创新样本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田儒森 周雅萌 熊曼 董婧珣
编辑 张婷
二审 杨韬
三审 刘丹炒股哪个平台好
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